1月17日,一場名為“大匠門下·樂清王家黃楊木雕珍品薈展”的黃楊木雕展亮相上海市南京東路558號珍寶館,現場參觀者絡繹不絕,許多人對以王鳳祚為代表的王家三代9位從事黃楊木雕的國家、省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贊不絕口。
當天下午2時許,一件件栩栩如生、精妙絕倫的作品讓人們沉浸在美的視覺享受中時,來自上海等地的十多家媒體人士蜂擁圍住了王家人,他們紛紛表示,驚嘆于一家三代9位大師的精巧技藝。
王鳳祚是樂清人,享有我國近代黃楊木雕宗師美譽,生前13歲學藝,89歲仍未擱下雕刀,一生創作作品上千件。1953年創作的《蘇武牧羊》和《牛郎織女》,曾受到時任上海市長陳毅的高度評價。1956年,他參加了杭州靈隱寺大佛釋迦牟尼的設計和制作。他在75歲時創作的《柳枝觀音》和《釋迦牟尼》均由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收藏。參展者從《蘇武牧羊》、《李逵殺虎》等作品中體會到王鳳祚非凡的藝術創造力。此次展覽還展出其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篤純、王篤芳等王家三代9位工藝美術大師的數百件黃楊木雕精品。這些作品或取自于中國傳統題材,或從歷史故事、歷史傳說或傳統小說中選取題材,造型準確、生動、傳神、洗練,極富感染力。
早年,在王鳳祚的耳提面命下,他養育的四子三女均從事黃楊木雕,他們在繼承父輩的藝術風格的基礎上,融入對社會、人生的感悟,使作品各放異彩,呈現別樣風采。
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篤純,偏重于對現代大眾民俗風情的挖掘與雕鑿,展出了《高原之歌》、《水鄉即景》等作品,件件反映人世間的親情。
同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王家次子王篤芳的作品則包含了各類題材,展出了《東坡吟》、《大唐盛世》等作品,不僅有精雕細刻之處,還有潑墨寫意的手法。
其長女王和英比較側重于對于現代生活的表現和對歷史、現代人物的塑造,創作了作品《鑒真東渡》等;三子王篤生為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,以佛門藝術見長,他塑造的《坐禪觀音》等造型典雅;幺子王篤清為省工藝美術大師,擅長于黃楊木雕的人物及傳統題材的創作,代表作有《包青天》等;二女婿鄭勝寧為中國木雕大師,注重于在黃楊木雕的雕刻技法上的創新,他的代表作《歲月》等顯現出與眾不同的高雅品位。
此次“大匠門下·樂清王家黃楊木雕珍品薈展”上,還可以領略到王家第三代藝術家的藝術精品。王鳳祚老先生的嫡孫女王京、嫡孫王藝在長輩的影響和悉心培養下,經過自己的努力,如今也成為省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。
王家祖孫三代不僅從事黃楊木雕創作,還有一項業界驕傲。王鳳祚老先生當年在中國美術學院從事黃楊木雕教學,現在,其長女王和英、嫡孫女王京也在高校從事黃楊木雕教學。
我國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先生曾為他們所題的“姜老的辣,小的也辣”,正是對王氏三代藝術家藝術成就的充分肯定。
此次展覽由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、樂清市委宣傳部、溫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主辦,上海新世界旅游紀念品有限公司、浙江省工藝美術研究所、樂清市王家黃楊木雕研究所、樂清市王氏木雕藝術有限公司、杭州鄭勝寧雕刻藝術研究所等共同承辦。
據悉,此次展覽至2月28日結束,為期40多天。